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F294;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粮食和生态的双安全重担,探究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对于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低碳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08-2022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模型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减碳效应",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4个维度来看,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和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均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农资服务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2)基于经济发展水...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2; no. 12; pp. 2008 - 2021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兰州 730070
10.12.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40274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F294;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粮食和生态的双安全重担,探究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对于推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低碳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08-2022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模型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减碳效应",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4个维度来看,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和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均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农资服务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2)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三大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而松花江流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3)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财政扶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即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通过促进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降低农业财政扶持所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间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4)粮食主产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本省份农业社会化服务每增加1%,邻近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降低7.035%.基于上述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启示,政府应提高粮食主产区各省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方向和范围,并构建粮食主产区各省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碳减排交流渠道,以此来降低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放强度,助力粮食主产区早日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化转型. |
---|---|
ISSN: | 2096-6237 |
DOI: | 10.12357/cjea.20240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