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最大熵和CARAH模型评估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

基于 2019-2023 年 2-6 月重庆市 26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小时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数据,利用CARAH 晚疫病模型模拟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风险的空间分布,通过气候网格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筛选马铃薯晚疫病气候影响因子,评估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为春马铃薯晚疫病预测与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于CARAH模型采用小时级气象数据模拟晚疫病侵染的准确性较高,空发生率为 12.5%,漏发生率为 18.5%,TS评分为 0.73.降水量是影响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风险分布的主导因子,相对湿度和气温是重要因子,其幼苗期、现蕾开花期气候变量对晚疫病风险的影响较大.各马铃薯熟性(早/晚...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农业气象 Vol. 45; no. 9; pp. 984 - 997
Main Authors 罗孳孳, 陈东东, 王茹琳, 陈欢, 韩旭, 唐余学, 阳园燕, 朱玉涵, 张悦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 401147 20.09.2024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 401147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重庆 401147%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重庆 402260%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147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147%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 61007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6362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24.09.004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基于 2019-2023 年 2-6 月重庆市 26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小时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数据,利用CARAH 晚疫病模型模拟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风险的空间分布,通过气候网格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筛选马铃薯晚疫病气候影响因子,评估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为春马铃薯晚疫病预测与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于CARAH模型采用小时级气象数据模拟晚疫病侵染的准确性较高,空发生率为 12.5%,漏发生率为 18.5%,TS评分为 0.73.降水量是影响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风险分布的主导因子,相对湿度和气温是重要因子,其幼苗期、现蕾开花期气候变量对晚疫病风险的影响较大.各马铃薯熟性(早/晚)与感病性(抗病/感病)组合的晚疫病低风险区面积少于或接近 1 万km2,平均面积占比为 10.2%,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均超过 3 万km2,平均面积占比分别为 43.7%和 46.1%.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呈中间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风险区集中于重庆的川东平行岭谷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渝东北大巴山区、渝东南武陵山区以及渝西川中丘陵一带,低风险区多呈片状分散在重庆边缘地带.重庆春马铃薯生产面临较高的晚疫病气候风险,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应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和改进栽培技术加以应对.
ISSN:1000-6362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24.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