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一段灰岩—泥质灰岩韵律层古温度演化及驱动机制
TE121.3; 发生于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末期的冰期事件是显生宙史上最剧烈的冰期事件,也是地史上最后一次从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换期.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古温度及古气候进行恢复,探讨中二叠世重大气候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一段灰岩—泥质灰岩韵律层的生物组合类型以有孔虫、腕足和软体动物为主,不发育造礁生物和钙质绿藻;岩石结构以生物碎屑支撑和灰泥支撑为主,无鲕粒等非骨架颗粒,与国际典型的凉水碳酸盐岩类似.通过δ18O与ω(Mg)/ω(Ca)恢复古温度,灰岩沉积期的古海水温度为3.72~1...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石油实验地质 Vol. 45; no. 4; pp. 726 - 738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023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西华大学,成都 610039%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TE121.3; 发生于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末期的冰期事件是显生宙史上最剧烈的冰期事件,也是地史上最后一次从冰室期到温室期的转换期.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古温度及古气候进行恢复,探讨中二叠世重大气候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一段灰岩—泥质灰岩韵律层的生物组合类型以有孔虫、腕足和软体动物为主,不发育造礁生物和钙质绿藻;岩石结构以生物碎屑支撑和灰泥支撑为主,无鲕粒等非骨架颗粒,与国际典型的凉水碳酸盐岩类似.通过δ18O与ω(Mg)/ω(Ca)恢复古温度,灰岩沉积期的古海水温度为3.72~12.38℃(平均8.15℃,δ18O标准),13.79~14.28℃(平均13.90℃,ω(Mg)/ω(Ca)标准);泥质灰岩沉积期的古海水温度为7.00~14.24℃(平均10.97℃,δ18O标准),13.82~15.41℃(平均14.27℃,ω(Mg)/ω(Ca)标准).中二叠统茅一段沉积期古温度变化主要受米兰科维奇短偏心率旋回驱动,短偏心率的旋回性变化是古温度、古气候旋回变化的驱动机制. |
---|---|
ISSN: | 1001-6112 |
DOI: | 10.11781/sysydz202304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