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

TE121.3;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油气资源规模巨大,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腹部四大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并在其中连获油气新发现.为了揭示腹部凹陷区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规律,基于大量新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开展了盆地原型、层序格架、古地貌恢复和沉积体系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具有大型坳陷湖盆发育背景,沉积时期地形平缓,坡度小,物源供给充足,水体极浅且频繁动荡,氧化和还原环境交替出现,且整体以氧化环境为主;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粒度较粗、低杂基含量、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长距离搬运、强水动力淘洗、发育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沉积特征...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石油实验地质 Vol. 45; no. 4; pp. 606 - 619
Main Authors 王斌, 邱岐, 陆永潮, 刘德志, 王继远, 杜学斌, 李振明, 李祥权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 2023
中国石化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21.3;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油气资源规模巨大,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腹部四大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并在其中连获油气新发现.为了揭示腹部凹陷区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规律,基于大量新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开展了盆地原型、层序格架、古地貌恢复和沉积体系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具有大型坳陷湖盆发育背景,沉积时期地形平缓,坡度小,物源供给充足,水体极浅且频繁动荡,氧化和还原环境交替出现,且整体以氧化环境为主;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粒度较粗、低杂基含量、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长距离搬运、强水动力淘洗、发育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沉积特征;腹部地区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沉积时期优势水系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整体自北向南延伸,发育乌尔禾、克拉玛依及克拉美丽 3 大物源体系.盆内地形分带性明显,形成扇三角洲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区、前缘区和湖区4 个相带,由此在腹部地区形成了"大平原、小前缘"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格局,其中平原区和前缘区均为有利砂体发育地带.
ISSN:1001-6112
DOI:10.11781/sysydz2023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