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土地人口经济多维协调格局及分区发展策略
P963; 从土地、人口与经济多维协调的视角去探讨国土空间开发策略,是破解当前城乡差距和人地矛盾问题的关键.该文改进土地经营规模模型后,对各地市农村土地压力进行测度;采用变换logistic模型,拟合各地区城镇人口缺口;借助结节性指数,探究各地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并将度量总体绝对关系的秩(复)相关系数和局部相对关系的耦合协调度联合运用,对土地、人口、经济系统进行协调性分析.进而依据协调性多维分异结果揭示各地发展模式类型,最后划定空间分区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在城乡收入均等化情境下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为户均11.6 hm2,此时农业过剩人口1102万人.饱和城镇化率水平下,城镇人口缺...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5; no. 21; pp. 262 - 270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哈尔滨 150030
01.11.20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 15000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21.032 |
Cover
Summary: | P963; 从土地、人口与经济多维协调的视角去探讨国土空间开发策略,是破解当前城乡差距和人地矛盾问题的关键.该文改进土地经营规模模型后,对各地市农村土地压力进行测度;采用变换logistic模型,拟合各地区城镇人口缺口;借助结节性指数,探究各地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并将度量总体绝对关系的秩(复)相关系数和局部相对关系的耦合协调度联合运用,对土地、人口、经济系统进行协调性分析.进而依据协调性多维分异结果揭示各地发展模式类型,最后划定空间分区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在城乡收入均等化情境下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为户均11.6 hm2,此时农业过剩人口1102万人.饱和城镇化率水平下,城镇人口缺口为789万人.经济水平指数最高为大庆市,分值0.877;2)土地压力、人口缺口、经济水平核密度中心均集聚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带;3)土地、人口、经济系统间多维协调性均达到较高水平,并形成明显的4类:第1类是城乡协调型,将其划归为产业升级提档区,应谋求替代性支柱产业;第2类是农林专业型,划归为生态农业发展区,应走生态绿色发展的路子,并避免同质化竞争;第3类是城乡差距型,划归为城镇辐射带动区,应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第4类是总体滞后型,划归为城乡复合优化区,应尽快培育工业企业带动城镇发展,农业向多功能化着眼以消化巨量过剩农业人口.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2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