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基塘利用适宜度评价

F301.2; 基塘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以佛山市南海区为研究区域,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基塘利用质量评价中,从自然质量、社会经济、空间形态3个维度构建基塘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希伯特空间模型、加权平均模型、限制因子模型及加权求和模型计算出不同维度的基塘生态位适宜度,划分出适宜度等级,分析基塘利用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区基塘用地自然质量条件较好,被城镇扩展、交通发展占用的可能性较大,连片性较强,分维数小,空间形态较为规整,生态位适宜度水平普遍较高,空间分布"南高北低".高适宜度基塘面积高达9611.80 h...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35; no. 7; pp. 255 - 263
Main Authors 叶长盛, 仲亚美, 孙丽, 李志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01.04.201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01.2; 基塘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以佛山市南海区为研究区域,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基塘利用质量评价中,从自然质量、社会经济、空间形态3个维度构建基塘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希伯特空间模型、加权平均模型、限制因子模型及加权求和模型计算出不同维度的基塘生态位适宜度,划分出适宜度等级,分析基塘利用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区基塘用地自然质量条件较好,被城镇扩展、交通发展占用的可能性较大,连片性较强,分维数小,空间形态较为规整,生态位适宜度水平普遍较高,空间分布"南高北低".高适宜度基塘面积高达9611.80 hm2,占基塘总面积的54.63%,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西樵、九江、丹灶,也是传统基塘的发源地,体现人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的合理性;较高适宜度基塘3301.35 hm2,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中等适宜度基塘3274.72 hm2,狮山镇分布最多;低适宜度基塘1406.43 hm2,北部地区分布最多.采取保护性开发、分区分片利用、加强整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是提高基塘生态位适宜度水平的有效途径.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