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长角坝群低庄沟组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P534%P597; 长角坝群出露于南秦岭佛坪地区,是该构造带内残留的少数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层之一,其物质组成、形成时代一直缺乏准确的限定,进而制约了对南秦岭的构造归属和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文章对长角坝群内低庄沟组变质沉积岩开展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取 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 810~835 Ma,最年轻的年龄区间为 600~700 Ma,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这与同为长角坝群、出露最广泛的泥盆纪黑龙潭组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显示了长角坝群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此外,低庄沟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与用于对比测试的另一个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峰值为 718 Ma、主要峰值为...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质力学学报 Vol. 30; no. 6; pp. 1012 - 1027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01.12.2024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7 |
Cover
Summary: | P534%P597; 长角坝群出露于南秦岭佛坪地区,是该构造带内残留的少数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层之一,其物质组成、形成时代一直缺乏准确的限定,进而制约了对南秦岭的构造归属和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文章对长角坝群内低庄沟组变质沉积岩开展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取 2个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峰值为 810~835 Ma,最年轻的年龄区间为 600~700 Ma,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这与同为长角坝群、出露最广泛的泥盆纪黑龙潭组具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显示了长角坝群物质组成的复杂性.此外,低庄沟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与用于对比测试的另一个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峰值为 718 Ma、主要峰值为 810 Ma的佛坪群样品高度相似,结合二者的岩石学及野外地质特征,认为二者共同构成了南秦岭西部的过渡性基底,与南秦岭带内宁陕断裂以东的过渡性基底-武当群、耀岭河群具有明显的可对比性.长角坝群新元古代物质的识别还为佛坪地区变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进而梳理出成层性、变质程度不同的3个单元,为南秦岭中生代造山演化过程的恢复提供了佐证. |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