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要素流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机制
F323%S289; 准确认知城乡要素流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机制,既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又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城乡界面间要素流动的吸纳、融合和冲突作用为介质,解析城乡要素流动与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逻辑关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分别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乡要素流动和乡村多元价值实现,进而解析其相关关系以理清其赋能过程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城乡要素人口流动、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综合作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表征为供给价值、调节价值、传承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其中人口流动是核心,资源转移是重点,社会互动是动力;2)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程度总体上呈...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9; no. 12; pp. 206 - 215 |
---|---|
Main Authors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重庆400715%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重庆400715
01.06.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2017 |
Cover
Summary: | F323%S289; 准确认知城乡要素流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实现机制,既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又能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对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研究以城乡界面间要素流动的吸纳、融合和冲突作用为介质,解析城乡要素流动与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的逻辑关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分别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乡要素流动和乡村多元价值实现,进而解析其相关关系以理清其赋能过程与实现机制,结果表明:1)城乡要素人口流动、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综合作用赋能乡村多元价值,表征为供给价值、调节价值、传承价值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其中人口流动是核心,资源转移是重点,社会互动是动力;2)重庆市乡村多元价值实现程度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其中,人口流动对供给价值和调节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37、-0.56;资源转移对供给价值、调节价值和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37、0.39;社会互动对调节价值、服务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传承价值具有反向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6、-0.57;3)针对重庆市城乡人口流动频繁、资源转移和社会互动较少的现实情景,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全要素流动为核心的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高质量提升乡村价值实现能力3个层次提出了加快乡村价值实现的路径.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