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特征与空间错位

F323.2;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q...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2; pp. 344 - 355
Main Authors 赵梦璇, 张军以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2024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0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23.2;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回归线以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其差异主要取决于水土资源供给状况与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3)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空间错位由北向南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变化趋势,整体以低错位为主.东北产区、中部产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错位呈显著的"东正西负"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错位程度较大,负向错位省份数量由13个增至17个.由于蔬菜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4)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中国省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要素对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准确把握现阶段蔬菜绿色生产现状,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