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典型极端气候指标未来预估及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研究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MIP6(第六次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成分数据以及人口数据,研究区域均温变化与极端气候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9种SSP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RCPs(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东亚3种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和区域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的变化及归因.结果 表明:1)全球地表均温变化和区域极端气候指标具有稳健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区域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2)与基准期1861—1880年相比,未来数十年间东亚地区在5种情景(SSP2-4.5,SSP4-6.0,SSP3-LowNTCF,SSP3-7.0-Baseline和SSP5-8.5-Baseline)下面...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6; no. 5; pp. 884 - 892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20.09.202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0.071 |
Cover
Summary: | 基于地球系统模式、CMIP6(第六次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成分数据以及人口数据,研究区域均温变化与极端气候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9种SSPs(共享社会经济路径)-RCPs(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东亚3种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和区域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的变化及归因.结果 表明:1)全球地表均温变化和区域极端气候指标具有稳健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区域极端气候指标的未来预估;2)与基准期1861—1880年相比,未来数十年间东亚地区在5种情景(SSP2-4.5,SSP4-6.0,SSP3-LowNTCF,SSP3-7.0-Baseline和SSP5-8.5-Baseline)下面临持续增加的极端气候风险,而空气污染物减排与控制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该风险,不过,气候对温室气体及气溶胶排放控制措施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为预防可能面临的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减排及控制措施应提前布局和实施;3)东亚典型区域未来高温下的人口暴露度受气候因子和人口因子共同作用,随时间动态变化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多数情景下,气候因子对区域高温下人口暴露度的影响逐渐减弱,而人口因子的影响逐渐加强,华南地区高温下的人口暴露度明显高于西南和华中地区,其中气候因子的相对贡献比例也高于后两个地区. |
---|---|
ISSN: | 0479-8023 |
DOI: | 10.13209/j.0479-8023.2020.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