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川矿区古构造应力场恢复及演化研究

P535%P534.6; 金川矿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目前其成矿期后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应力场演化阶段仍缺乏精细剖析.文章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金川矿区地表基岩中的断层进行了分期和配套,确定了构造变形序列,认为矿区存在4组重要的断层组合,包括北东向逆冲断层和北西向走滑断层、北东向走滑断层和北西向逆冲断层、北西向正断层以及北东东向走滑断层.通过研究断层破裂面及擦痕构造,利用赤平投影法恢复了断层的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准确限定了金川矿区成矿期后的应力场演化阶段,对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开发新远景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金川矿区在成矿期后经历了4 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表现为多阶段不同方...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质力学学报 Vol. 29; no. 6; pp. 770 - 785
Main Authors 赵远方, 施炜, 张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北京 100037 01.12.202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535%P534.6; 金川矿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目前其成矿期后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应力场演化阶段仍缺乏精细剖析.文章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金川矿区地表基岩中的断层进行了分期和配套,确定了构造变形序列,认为矿区存在4组重要的断层组合,包括北东向逆冲断层和北西向走滑断层、北东向走滑断层和北西向逆冲断层、北西向正断层以及北东东向走滑断层.通过研究断层破裂面及擦痕构造,利用赤平投影法恢复了断层的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准确限定了金川矿区成矿期后的应力场演化阶段,对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开发新远景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显示,金川矿区在成矿期后经历了4 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表现为多阶段不同方向的挤压和伸展过程,分别响应了区域中生代以来的一系列构造热事件,Ⅰ期表现为早—中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Ⅱ期为晚侏罗世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Ⅲ期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向伸展应力场,Ⅳ期为晚白垩世以来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
ISSN:1006-6616
DOI:10.12090/j.issn.1006-6616.202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