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

F124.5; 农业绿色化关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示范区——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检验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展开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呈稳定提升但区域差距增大的演变格局.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且集聚程度较高的特征,局部集聚模式以高-高型、低-高型、低-低型集聚为主.社会、政策和经济因素是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时空分异形成的核心驱动因子,细化子项指标的贡献程度依次为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水平、...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Vol. 32; no. 10; pp. 1731 - 1743
Main Authors 高群, 王雨萱, 窦亚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南昌 330031 01.10.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124.5; 农业绿色化关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示范区——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检验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展开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呈稳定提升但区域差距增大的演变格局.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且集聚程度较高的特征,局部集聚模式以高-高型、低-高型、低-低型集聚为主.社会、政策和经济因素是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时空分异形成的核心驱动因子,细化子项指标的贡献程度依次为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政策和工业化水平,并且指标发生交互之后的作用力更强.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建议:因地制宜促进上游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贵州、云南等山地、林地较多的滞后地区;充分发挥下游优势省份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其空间溢出效应;充分运用政策支持与经济激励的交互作用,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拓展.
ISSN:2096-6237
DOI:10.12357/cjea.2024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