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5K SNP芯片揭示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多样性
为了解不同省份小麦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以150份分布于安徽、江苏、河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份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150份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52,537个SNP位点,质控后共获得39,422个有效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38,135个,占有效标记数96.74%.多态性标记在亚基因组间分布呈现D(10,450)<A(12,365)<B(15,29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15,变幅为0.068~0.375.各省供试材料平均遗传距离呈现:河南省>四川省>山东省&g...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作物学报 Vol. 49; no. 6; pp. 1708 - 1714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230001
12.06.2023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96-3490 |
DOI | 10.3724/SP.J.1006.2023.21047 |
Cover
Summary: | 为了解不同省份小麦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以150份分布于安徽、江苏、河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份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150份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52,537个SNP位点,质控后共获得39,422个有效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38,135个,占有效标记数96.74%.多态性标记在亚基因组间分布呈现D(10,450)<A(12,365)<B(15,29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15,变幅为0.068~0.375.各省供试材料平均遗传距离呈现:河南省>四川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高度一致,分群结果与血缘关系、区域来源及育成单位均较为吻合.本研究表明各省份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处于中度多态水平,但材料平均遗传距离较为接近,仍需引入优质种质资源,缓解材料同质化情况,增加小麦应对逆境胁迫能力,减轻小麦实际生产中的脆弱性及风险性. |
---|---|
ISSN: | 0496-3490 |
DOI: | 10.3724/SP.J.1006.2023.2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