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评估模型定量评价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风险
S156.4%TP79; 针对土壤盐渍化这一干旱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绿洲为研究靶区,在野外踏探、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将土壤电导率作为评价盐渍化风险生态终点,选择地面蒸散发、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地面高程、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电导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表层土壤pH值、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共14个评价指标作为主要盐渍化风险源,通过遥感与GIS技术获取这些评价因子空间数据集,同时进行数据标准化、叠加并生成相应的栅格图层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风险权重,引入灰色系统分析法构建研究区盐渍化风险灰色评价模型...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5; no. 8; pp. 176 - 184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46
2019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乌鲁木齐 83004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156.4%TP79; 针对土壤盐渍化这一干旱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绿洲为研究靶区,在野外踏探、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将土壤电导率作为评价盐渍化风险生态终点,选择地面蒸散发、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地面高程、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电导率、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表层土壤pH值、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共14个评价指标作为主要盐渍化风险源,通过遥感与GIS技术获取这些评价因子空间数据集,同时进行数据标准化、叠加并生成相应的栅格图层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风险权重,引入灰色系统分析法构建研究区盐渍化风险灰色评价模型,构建了土壤盐渍化风险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的盐渍化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盐渍化风险值介于0.053~0.747之间,平均值达到0.190.总体以一般风险为主,盐渍化高度风险占23.37%,虽然分布面积不大,但对绿洲北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影响深远.研究可为干旱区绿洲的土地资源管理、农田系统的合理布局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风险决策提供数据基础与参考依据.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8.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