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MS6.2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孕灾环境分析
P546; 2023年 12月 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地震,此次地震诱发了崩塌、滑坡和泥流等一系列地质次生灾害,是近年来中国 6级以上地震损失极其严重的一次.综合分析区域孕灾环境及地质次生灾害发育特征发现,拉脊山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活断裂作用显著以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覆盖广且厚度大等因素,使得该地区在地震作用下极易产生蠕滑-拉裂破坏并诱发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断裂、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坡度及降水 5个关键因子对积石山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层岩性是区域地质次生灾害的主导因素,其权重可达 42%;其次是断层,权重约占 26%;而降水的影响权...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质力学学报 Vol. 31; no. 1; pp. 139 - 155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01.02.2025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9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P546; 2023年 12月 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 6.2地震,此次地震诱发了崩塌、滑坡和泥流等一系列地质次生灾害,是近年来中国 6级以上地震损失极其严重的一次.综合分析区域孕灾环境及地质次生灾害发育特征发现,拉脊山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活断裂作用显著以及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覆盖广且厚度大等因素,使得该地区在地震作用下极易产生蠕滑-拉裂破坏并诱发滑坡等地质次生灾害.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断裂、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坡度及降水 5个关键因子对积石山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层岩性是区域地质次生灾害的主导因素,其权重可达 42%;其次是断层,权重约占 26%;而降水的影响权重虽然只占 6%,但也不可忽视.积石山及其邻区地质次生灾害危险区主要集中在震中周围的拉脊山前缘一带,呈条状分布,与VIII度地震烈度区域大体一致.地质次生灾害点受软弱地质环境影响为主,集中在拉脊山断裂带下盘,尤其是积石山县、大家河镇和白藏镇等地,灾害分布密集且受地震影响显著,需要重点监测及预防,同时对第四系黄土层防护工程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在余震分布密集区,未发现显著的地质次生灾害点,推测是因为主震释放了较大应力,诱发了主要地质次生灾害.在多次余震之后,岩体应力状态逐渐趋于平衡,地质构造在震后重组并趋向稳定,从而降低了进一步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风险. |
---|---|
ISSN: | 1006-6616 |
DOI: | 10.12090/j.issn.1006-6616.2024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