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网络稳定性影响的模拟分析
F301.2; 土地利用变化是改变区域景观结构和生态特征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以鄱阳湖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3期遥感影像数据,对鄱阳湖平原地区不同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模拟,并采用连通鲁棒性方法对生态网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鄱阳湖平原地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其中,城市快速增长情景(Fast Urban Growth,FUG)下的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最多,较2020年增长了70.27%;耕地面积在3种未来情景中面积均有减少;林地面积在常规发展情景(Conventional Developmen...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农业工程学报 Vol. 38; no. 9; pp. 277 - 287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45
01.05.202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09.031 |
Cover
Summary: | F301.2; 土地利用变化是改变区域景观结构和生态特征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生态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以鄱阳湖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3期遥感影像数据,对鄱阳湖平原地区不同情景下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模拟,并采用连通鲁棒性方法对生态网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鄱阳湖平原地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其中,城市快速增长情景(Fast Urban Growth,FUG)下的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最多,较2020年增长了70.27%;耕地面积在3种未来情景中面积均有减少;林地面积在常规发展情景(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Scenario,CDS)、FUG和生态保护情景(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cenario,ECS)下较2020年分别减少了6.90%、7.23%和6.70%.2)通过景观连通性评价得到鄱阳湖平原地区2030年CDS、FUG和ECS情景下的生态源地面积分别为2464.2、2666.72和3141.88 km2;识别生态廊道169、255和299条;可以看出,ECS情景能保留更多的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3)3种未来模拟情景中,FUG下生态廊道"障碍点"数量最多,为23处,CDS情景下的生态廊道"夹点"数量最多,为117处,ECS情景具有最少的"障碍点"和"夹点",因而具有更稳定的网络结构特征和功能;4)"随机攻击"模式下,CDS、FUG和ECS情景的连通鲁棒性均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生态网络稳定临界值分别为89%、90%和90%的节点删除比;在"蓄意攻击"模式下,CDS、FUG和ECS三种未来模拟情景中,ECS情景呈现更高的网络稳定性临界值,为55%的节点失效比,由此可知,ECS下的生态网络稳定性最高.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地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生态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也可为鄱阳湖平原地区生态空间规划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类似区域的生态网络研究提供案例借鉴. |
---|---|
ISSN: | 1002-6819 |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22.09.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