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响应过程

F301.2;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 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 20a内城镇空间扩张29 559.54 km2,迫使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分别减少 25 162.63、3 268.36 km2,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换及其内部结构重组主导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呈现上游快于中游快于下游的地域分异规律.2)长江经济带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均...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4; pp. 304 - 316
Main Authors 林树高, 诸培新, 陆汝成, 陈昌玲, 毕佳港, 罗金玲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95%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 530001 01.02.2024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009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126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F301.2;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 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 20a内城镇空间扩张29 559.54 km2,迫使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分别减少 25 162.63、3 268.36 km2,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换及其内部结构重组主导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呈现上游快于中游快于下游的地域分异规律.2)长江经济带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均值分别由 0.129、0.287、0.646提升至 0.343、0.456、0.698,中、下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推动,上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生态功能主导、农业功能抬升,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强度具有下游高于中游高于上游的区域差异特征.3)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具有双向非线性响应关系,城镇空间扩张与其功能扩容呈现"双增"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生态空间收缩与其功能提质呈现"一减一增"的空间负相关性,上、下游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程度较高,中游地区因面临上游地区城镇、农业功能的虹吸效应和下游地区生态功能的溢出效应,响应程度较低.应以国土空间功能提质、增效、扩容为导向,形成互补、融合、协调的城镇空间开发、农业空间保护、生态空间修复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均衡发展.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3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