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县域水稻产量变化的关键土壤肥力因素分析

S158.2; 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关系有助于优化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和科学培肥.该研究基于县域研究尺度,选取了中国东北的方正县、长江中游的宁乡市和长江中下游的进贤县,分析水稻绝对产量、相对产量和可持续产量指数,并探讨不同区域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肥力因素.结果表明:由于稻作模式不同,宁乡市的两季水稻产量(9414.89kg/hm2)显著(P<0.05)高于方正县的一季稻产量(8 224.31 kg/hm2)和进贤县的晚稻季产量(5 691.38 kg/hm2),但方正县的水稻相对产量均值(89.88%)显著(P<0.05)高于宁乡市(73.84%)和进贤县(...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农业工程学报 Vol. 40; no. 18; pp. 90 - 99
Main Authors 张楚, 黄晶, 申哲, 李继文, 韩天富, 艾栋, 颜俊, 孙耿, 陈金, 柳开楼, 张会民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郑州大学农学院,郑州 450000%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 410125%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 330200%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南昌 331717 01.09.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40403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8.2; 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关系有助于优化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和科学培肥.该研究基于县域研究尺度,选取了中国东北的方正县、长江中游的宁乡市和长江中下游的进贤县,分析水稻绝对产量、相对产量和可持续产量指数,并探讨不同区域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肥力因素.结果表明:由于稻作模式不同,宁乡市的两季水稻产量(9414.89kg/hm2)显著(P<0.05)高于方正县的一季稻产量(8 224.31 kg/hm2)和进贤县的晚稻季产量(5 691.38 kg/hm2),但方正县的水稻相对产量均值(89.88%)显著(P<0.05)高于宁乡市(73.84%)和进贤县(65.67%),且方正县的可持续产量指数也相对较高(0.86),显示出该县域在产量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依据相对产量划分的低、中、高产水平的分析表明,高产水平下方正县、宁乡市、进贤县的土壤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较高.不同县域影响相对产量的主要肥力因子不同,方正县、宁乡市、进贤县水稻可持续产量指数变化的关键肥力因素分别是土壤有效磷(贡献度为8.68%)、碱解氮(贡献度为12.92%)、有机质(贡献度为15.37%).在后续的水稻生产中,建议方正县重点关注土壤有效磷的管理,宁乡市和进贤县则应注重提升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
ISSN:1002-681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240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