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单中心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数据依据。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98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共发生619例次感染,分离出639株细菌。其中86.9%为恶性血液病患者,76.7%处于粒细胞缺乏期,65.9%存在导管留置,32.6%出现降钙素原升高,10.7%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60.6%)、口腔黏膜及皮肤软组织(17.3%)、腹腔(14.5%)。63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血液学杂志 Vol. 45; no. 10; pp. 937 - 943
Main Authors 车梦婷, 王超盟, 孔海芳, 刘惠, 李丽娟, 宋嘉, 王化泉, 吴玉红, 王国锦, 关晶, 瞿文, 邢莉民, 刘鸿, 王晓明, 胡志东, 邵宗鸿, 付蓉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天津 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052 14.10.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cn121090-20240603-002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数据依据。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血液病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98例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共发生619例次感染,分离出639株细菌。其中86.9%为恶性血液病患者,76.7%处于粒细胞缺乏期,65.9%存在导管留置,32.6%出现降钙素原升高,10.7%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60.6%)、口腔黏膜及皮肤软组织(17.3%)、腹腔(14.5%)。639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 -)菌占79.0%,革兰阳性(G +)菌占21.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2.5%)、大肠埃希菌(20.8%)、铜绿假单胞菌(15.0%)、屎肠球菌(5.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0%)。G +球菌检出率在2020-2022年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在2016-2018年间有所上升,但在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约为20.0%,2019年耐药率峰值为35.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60.0%,检测到1例耐利奈唑胺的MRCNS。 结论:本中心细菌性血流感染以G -杆菌为主,但G +球菌在2020-2022年呈上升趋势,应警惕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cn121090-20240603-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