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史与生物节律紊乱对产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联合作用

目的:探讨生物节律紊乱对女性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单独作用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史的联合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并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MABC为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诊断GDM。对来自MABC的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2的比例选取有GDM病史的女性120例,无GDM病史的女性240名,于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进行随访。最终共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307例,其中有GDM病史女性99例,无GDM病史女性208例。在随访时,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体重...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糖尿病杂志 Vol. 16; no. 6; pp. 654 - 662
Main Authors 朱甜丽, 严双琴, 谢兰茨, 高国朋, 范图艳, 刘晶晶, 曹译丹, 宫可心, 余夏妍, 强文静, 朱贝贝, 陶芳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马鞍山 243000%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马鞍山 243000 20.06.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58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30728-0002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探讨生物节律紊乱对女性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单独作用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史的联合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并依托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MABC为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诊断GDM。对来自MABC的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2的比例选取有GDM病史的女性120例,无GDM病史的女性240名,于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进行随访。最终共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307例,其中有GDM病史女性99例,无GDM病史女性208例。在随访时,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婚姻状态、税后总收入、饮酒情况、吸烟情况、不良孕产史、妊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并采集空腹血样检测以下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和肌酐等。采用神经精神病学评估生物节律访谈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生物节律并计算得分,选取生物节律得分中位数作为截断值,小于中位数表示生物节律紊乱程度较低,反之生物节律紊乱程度较高。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生物节律紊乱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关联以及其与GDM病史对心血管代谢指标的联合作用,采用线性模型分析GDM病史和生物节律对于女性产后代谢指标的相加交互作用,使用Benjaminiand Hochberg方法对多重检验 P值进行校正,以控制错误发现率(FDR),当调整后的 PFDR值<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BMI、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婚姻状态、税后总收入、饮酒情况、吸烟情况、不良孕产史、GDM病史、妊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后,与生物节律紊乱程度较低的女性相比,紊乱程度高会增加其HbA 1c水平(β=0.08,95%CI 0.02~0.14, P=0.01),但FDR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 PFDR=0.13);与无GDM病史且生物节律紊乱程度低的女性相比,生物节律紊乱程度高且有GDM病史的女性FPG(β=0.91,95%CI 0.50~1.31, PFDR=0.001)、HbA 1c(β=5.26,95%CI 2.70~7.83, PFDR=0.001)水平显著升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GDM病史与生物节律紊乱对FP
ISSN:1674-58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30728-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