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生化指标,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葡萄糖在目标范围时间(TIR)和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等数据,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糖尿病杂志 Vol. 13; no. 8; pp. 797 - 802
Main Authors 曹永红, 张苏皖, 邹玲玲, 叶帅, 姚旭东, 马国翠, 王珍珍, 戴武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30011 27.08.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生化指标,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葡萄糖在目标范围时间(TIR)和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等数据,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患者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质疏松(OP)组和非骨质疏松(NOP)组,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及血糖波动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绝经后女性T2DM骨质疏松与血糖波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11例T2DM患者中,OP组104例,NOP组107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49.29%(104/211)。OP组与NOP组间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NOP组相比,OP组骨钙素水平降低,β-CTX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OP组和NOP组间MAGE、CV、SDBG、MODD、TIR和T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和MAGE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和25羟维生素D水平为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代谢特点为骨形成减少伴骨吸收增强,体重指数和25羟维生素D为保护因素,而年龄、绝经年限和MAGE是其危险因素,精细控糖尤其是控制日内血糖波动幅度有利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
ISSN:1674-580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116-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