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河口岩体次英安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P588.13%P597.1; 河口岩体位于贵东复式花岗岩体外围北东侧,也是粤北地区代表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前人对其源区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次英安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次英安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8.6±2.2 Ma、429.6±2.4 Ma,属晚加里东期火山岩系,进一步证实粤北-赣南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的加里东期火山岩-次火山岩.次英安斑岩的εHf(t)变化范围较小,呈明显负值,且集中在上下地壳的演化线之间,指示其形成于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锆石Hf模式年龄(...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地质与勘探 Vol. 57; no. 2; pp. 392 - 401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广东省放射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韶关 512029
01.03.2021
广东省环境保护核辐射追踪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韶关 512029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广东韶关 51202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495-5331 |
DOI | 10.12134/j.dzykt.2021.02.014 |
Cover
Summary: | P588.13%P597.1; 河口岩体位于贵东复式花岗岩体外围北东侧,也是粤北地区代表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前人对其源区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次英安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次英安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8.6±2.2 Ma、429.6±2.4 Ma,属晚加里东期火山岩系,进一步证实粤北-赣南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的加里东期火山岩-次火山岩.次英安斑岩的εHf(t)变化范围较小,呈明显负值,且集中在上下地壳的演化线之间,指示其形成于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锆石Hf模式年龄(tDM 2)平均值分别为1756 Ma、1802 Ma,指示河口地区可能存在过早元古代的古老基底,次英安斑岩可能是早元古代的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加厚地壳背景下的后碰撞拉张构造环境. |
---|---|
ISSN: | 0495-5331 |
DOI: | 10.12134/j.dzykt.2021.0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