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21年雅江-尼洋河交汇段辫状河道演变过程
TV147;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段的辫状河道形态及变化主要受尼洋河入汇、河谷边界条件及滨河植被的影响,时空变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值得研究.利用1986-2021 年遥感数据提取河道-沙洲-植被主要形态参数(主河道迁移率、弯曲率、面积等)分析辫状河道形态的复杂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主河道迁移率最大为 483 m/a,曲率减小3.43%,植被面积逐年增加到8.05 km2.米林—派镇段辫状河道受边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差异影响,主河道在尼洋河汇入前呈横向单侧摆动,汇入后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同时发生横向与纵向摆动;2013 年以来该河段的植被仅有11.8%的覆盖区域对河床产生抑冲促淤的正向反馈并促进沙...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科学进展 Vol. 34; no. 2; pp. 265 - 276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01.03.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1-6791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3.02.010 |
Cover
Summary: | TV147;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段的辫状河道形态及变化主要受尼洋河入汇、河谷边界条件及滨河植被的影响,时空变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值得研究.利用1986-2021 年遥感数据提取河道-沙洲-植被主要形态参数(主河道迁移率、弯曲率、面积等)分析辫状河道形态的复杂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主河道迁移率最大为 483 m/a,曲率减小3.43%,植被面积逐年增加到8.05 km2.米林—派镇段辫状河道受边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差异影响,主河道在尼洋河汇入前呈横向单侧摆动,汇入后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同时发生横向与纵向摆动;2013 年以来该河段的植被仅有11.8%的覆盖区域对河床产生抑冲促淤的正向反馈并促进沙洲的稳定. |
---|---|
ISSN: | 1001-6791 |
DOI: | 10.14042/j.cnki.32.1309.2023.0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