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茶叶末釉的微观结构与矿物形态学研究
O657.63; 茶叶末釉古瓷作为最早出现的结晶釉之一,开展深入研究可明确其矿物晶体特征、呈色机理以及古代烧制工艺,丰富古陶瓷数据库.目前相关研究多来源于二十世纪末,样本稀少且囊括的年代和窑口严重不足,所用科学仪器多已淘汰,亟需更多实验分析与数据支撑.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LR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现代科学仪器对北宋定窑茶叶末釉样本中矿物晶体开展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釉中主晶相与辽金龙泉务窑一致,为钙长石和辉石;釉面整体表现为酱-黑色釉基质富铁(Fe2O3...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岩矿测试 Vol. 44; no. 1; pp. 115 - 126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2025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北京 10008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4-5357 |
DOI | 10.15898/j.ykcs.202401290011 |
Cover
Summary: | O657.63; 茶叶末釉古瓷作为最早出现的结晶釉之一,开展深入研究可明确其矿物晶体特征、呈色机理以及古代烧制工艺,丰富古陶瓷数据库.目前相关研究多来源于二十世纪末,样本稀少且囊括的年代和窑口严重不足,所用科学仪器多已淘汰,亟需更多实验分析与数据支撑.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LR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现代科学仪器对北宋定窑茶叶末釉样本中矿物晶体开展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釉中主晶相与辽金龙泉务窑一致,为钙长石和辉石;釉面整体表现为酱-黑色釉基质富铁(Fe2O3 含量均值9.73%)和矿物结晶富铁(Fe2O3 含量均值 11.33%),除α-Fe2O3 和Fe3O4 晶体等熔后重结晶矿物,还有铁镁尖晶石、残余高岭石等未融熔矿物,反演出制釉原料中有镁的加入以及烧成温度可能低于 1200℃,异于前人高温烧制的观点.SIMS离子成像揭示了胎釉交界处为厚约 20~80μm的钙长石晶体层,而非化妆土或玻璃态的致密反应层.研究揭示了茶叶末古瓷中Fe元素不均匀富集,部分区域过饱和而析出含铁矿物晶体,釉面颜色则主要由黄褐色的矿物晶体斑点和酱-黑色玻璃基质共同组成,同时ToF-SIMS在古瓷微区原位的形貌结构和元素分析上效果显著,能够辨别钙长石、碱性长石等微米级矿物. |
---|---|
ISSN: | 0254-5357 |
DOI: | 10.15898/j.ykcs.20240129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