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生态型露天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TD88; 煤炭大规模露天开采会引起土地挖损与压占、地下水疏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大气污染、区域景观破损等生态问题.针对现有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较为单一,缺乏从开采源头减损和生态全要素系统性修复技术的难题,提出了"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理念,阐述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关键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框架,研发了"采前生态化设计-采中减损开采-生态系统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减损开采和生态全要素(水、土、大气、植被、景观)系统修复技术,创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露天矿生态型开采模式.研究成果应...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9; no. 5; pp. 2426 - 2444
Main Author 李全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 01.05.2024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3.002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88; 煤炭大规模露天开采会引起土地挖损与压占、地下水疏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大气污染、区域景观破损等生态问题.针对现有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较为单一,缺乏从开采源头减损和生态全要素系统性修复技术的难题,提出了"减损开采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理念,阐述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关键科学问题和基础理论框架,研发了"采前生态化设计-采中减损开采-生态系统修复"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减损开采和生态全要素(水、土、大气、植被、景观)系统修复技术,创建了露天煤矿生态型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露天矿生态型开采模式.研究成果应用表明,半干旱区胜利露天矿生态型开采示范区减少土地挖损和压占面积 60 003 m2/a,排土场生态修复期提前 1a以上,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 41.78%,地面水库(蓄水量 40万m3)实现了矿井水的分季节、分级分质利用;酷寒区宝日希勒露天矿生态型开采示范区减少土地挖损和压占面积 106 672 m2/a,新生物种从 14种增加到 21种,土壤含水率提升 10%,土壤年侵蚀率降低 59.6%,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 37.96%,露天煤矿地下水库(储水容量122万m3)实现了矿坑水"冬储夏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修复效果.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