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特征
S151.9%S154.1; 海水养殖池塘退出养殖种植红树植物(退塘还林)是恢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明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以广东省惠东县考洲洋海域退塘还林初期(红树种植2年)的池塘为研究对象,采集塘内红树种植岛、裸岛和水道3类样地0~100 cm的土壤柱状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裸岛、红树种植岛和水道3类样地土壤0~100 cm SOC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20; no. 4; pp. 88 - 97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01.08.20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22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40094 |
Cover
Summary: | S151.9%S154.1; 海水养殖池塘退出养殖种植红树植物(退塘还林)是恢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明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以广东省惠东县考洲洋海域退塘还林初期(红树种植2年)的池塘为研究对象,采集塘内红树种植岛、裸岛和水道3类样地0~100 cm的土壤柱状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裸岛、红树种植岛和水道3类样地土壤0~100 cm SOC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2±0.43)、(7.72±0.35)和(7.48±0.69)g·kg-1,SOC 密度分别为(84.56±3.65)、(72.01±3.20)和(70.12±1.44)Mg.hm-2;种植岛和裸岛土壤SOC峰值均出现在40~60 cm 土层,深于水道样地(峰值出现在0~20 cm).3类样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EOC、MBC和DOC质量分数均为种植岛>水道>裸岛,种植岛土壤EOC和MBC峰值分别在40~60 cm和80~100cm 土层,深于水道和裸岛.土壤容重、总氮(TN)和总磷(TP)是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EOC和DOC与土壤容重和TP,以及MBC与TN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考洲洋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占SOC比例较高,土壤碳库处于较活跃的状态;红树种植使土壤中下土层SOC活性组分含量增加,促进了有机碳向土壤深层迁移,随着红树植株的生长,其对土壤碳库和湿地碳汇的影响也将更加显著.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4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