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近海岸贝类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与环境因子响应

Q938.8%S917.1; 为了研究近海贝类开放养殖水域中细菌种群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与水产动物发病的关系,本实验于2019年7—11月采集黄岛某开放养殖水域不同样点海水样本,分析不同水质因子(水温、盐度、pH、DO、叶绿素、氨氮、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月份水样和栉孔扇贝组织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探讨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样本中细菌群落结构共检测到42个门,94个纲.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及厚壁菌门等组成,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和 α-变形...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产学报 Vol. 46; no. 6; pp. 984 - 994
Main Authors 马景雪, 张培玉, 王宗兴, 郑明刚, 高萍, 曲凌云, 郑风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202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6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0101245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938.8%S917.1; 为了研究近海贝类开放养殖水域中细菌种群分布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与水产动物发病的关系,本实验于2019年7—11月采集黄岛某开放养殖水域不同样点海水样本,分析不同水质因子(水温、盐度、pH、DO、叶绿素、氨氮、磷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月份水样和栉孔扇贝组织样本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探讨了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水样本中细菌群落结构共检测到42个门,94个纲.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及厚壁菌门等组成,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菌门,主要包括γ-变形菌纲和 α-变形菌纲.不同月份,细菌OTU水平多样性分析结果为11月>9月>7月>10月>8月;弧菌OTU水平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弧菌的多样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一致,8月养殖区多样性高于对照区.RDA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μg/L)和亚硝酸盐的浓度(mg/L)对门水平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磷酸盐含量(mg/L)和DO(mg/L)对弧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扇贝组织样本细菌群落结构共检测出45个门,软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主要包括支原体菌属,与磷酸盐含量(mg/L)具有显著正相关.弧菌优势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7—11月养殖环境中的优势菌为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研究表明,养殖活动通过改变水体中的叶绿素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对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磷酸盐和DO的变化对弧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结果可为贝类疾病的发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0101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