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和单纯常规化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33例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骨肉瘤患者接受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序贯方案,软组织肉瘤接受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联合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阿帕替尼组)18例,常规化疗治疗的患者(常规治疗组) 15例.研究患者的原发灶及转移灶变化、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前,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分别为(4.46±1.70)cm和(4.53±2.0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华肿瘤杂志 Vol. 41; no. 4; pp. 309 - 314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外科,沈阳,110042%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沈阳,110122
01.04.201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目的 探讨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和单纯常规化疗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33例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骨肉瘤患者接受甲氨蝶呤、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序贯方案,软组织肉瘤接受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联合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阿帕替尼组)18例,常规化疗治疗的患者(常规治疗组) 15例.研究患者的原发灶及转移灶变化、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前,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分别为(4.46±1.70)cm和(4.53±2.0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9);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分别为( 1.46 ± 1.39) cm 和( 3.02 ± 1.2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接受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原发灶最大直径缩小的中位数分别为0.31 cm和0.12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2);接受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肺部转移灶最大直径缩小的中位数分别为0.59 cm和0.1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33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9.4个月.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9.6个月和8.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阿帕替尼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对于化疗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反应和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 阿帕替尼可在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不良反应可控的情况下,有效缩小骨与软组织肉瘤伴肺转移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体积,药物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显著. |
---|---|
ISSN: | 0253-3766 |
DOI: | 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9.04.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