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苏通江段刀鲚产卵场的初步研究

S931; 为揭示苏通江段刀鲚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本实验于2018—2020年每年5~8月对该江段累计进行84 d的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刀鲚受精卵646枚,其中2019年采集到328枚,占总数的50.77%;其中在4月没有采集到刀鲚受精卵,5和6月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采集月份,各年采集到刀鲚受精卵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5日(4.96枚/100 m3),6月16日(26.48枚/100 m3),5月24日(26.11枚/100 m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采样断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丰度分布江左岸(1.42枚/100 m3)>江右岸(0....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产学报 Vol. 46; no. 8; pp. 1377 - 1388
Main Authors 薛向平, 彭云鑫, 方弟安, 徐东坡, 王小豪, 任可成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01.08.20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 无锡 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苏 无锡 21408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011125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931; 为揭示苏通江段刀鲚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本实验于2018—2020年每年5~8月对该江段累计进行84 d的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刀鲚受精卵646枚,其中2019年采集到328枚,占总数的50.77%;其中在4月没有采集到刀鲚受精卵,5和6月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均显著高于其他采集月份,各年采集到刀鲚受精卵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5日(4.96枚/100 m3),6月16日(26.48枚/100 m3),5月24日(26.11枚/100 m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采样断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丰度分布江左岸(1.42枚/100 m3)>江右岸(0.87枚/100 m3)>江心(0.69枚/100 m3);苏通江段下游S1(崇明岛绿华镇水域)和S2(海门市新通海沙水域)、中游S5(南通港闸区水域)和上游S8(如皋长青沙典园水域)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和频次均显著高于其他采集断面;环境因子分析显示,刀鲚受精卵丰度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水温21.1~25.3℃、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丰度较高.结果表明,5和6月为长江苏通江段刀鲚产卵高峰期,在水温21.1~25.3℃、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适宜刀鲚产卵,推测崇明岛绿华镇、海门市新通海沙、南通港闸区和如皋长青沙典园附近水域为刀鲚的潜在产卵场.本研究调查数据为开展刀鲚资源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ISSN:1000-0615
DOI:10.11964/jfc.202011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