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S932.4; 珠江口是中国重要的渔场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区.为掌握珠江口渔业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于2018-2023年春、秋季开展了 6次底拖网调查,探究了珠江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6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168种,隶属于17目55科119属.优势种与重要种的组成以中小型底层鱼类为主,包括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前鳞骨鲻(Osteomugil ophuyseni)、鳓(Ilisha elongata)、七丝鲚(Coi...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20; no. 6; pp. 62 - 73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 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 广州 510300
01.12.2024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40139 |
Cover
Summary: | S932.4; 珠江口是中国重要的渔场和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区.为掌握珠江口渔业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于2018-2023年春、秋季开展了 6次底拖网调查,探究了珠江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6个航次调查共鉴定鱼类168种,隶属于17目55科119属.优势种与重要种的组成以中小型底层鱼类为主,包括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前鳞骨鲻(Osteomugil ophuyseni)、鳓(Ilisha elongata)、七丝鲚(Coilia grayi)和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鱼类的平均质量资源密度和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差异,最高值分别出现在2020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聚类分析表明,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可分为4组,表现为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并存.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可分为3组,仅表现出年际差异.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进一步揭示了春季鱼类群落结构主要受盐度、水温和水深的影响,而秋季则主要受透明度、活性磷酸盐、水深和水温影响.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40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