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双河洞晚更新世大熊猫化石高度聚集现象及其意义

Q915.2;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大熊猫深入该支洞内经由竖井跌落并死亡的过程,表明喀斯特洞穴可以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及化石保存环境.选取一例化石表面沉积的碳酸钙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表明该个体至少生活在5.1万年前;对另一例个体的牙齿化石进行AMS14C测年,发现其生活在距今2.5万年左右,推断该洞道中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晚更新世时期....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岩溶 Vol. 40; no. 6; pp. 1038 - 1045
Main Authors 王德远, 高占冬, 黎有为, JEAN BOTTAZZI, 杜花, 傅良同, 赵祖伦, 宁有丰, 程海, 周文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法国洞穴联盟,法国 里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54 01.12.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0614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Q915.2; 贵州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该洞先后分辨出近30多具大熊猫个体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其中一支洞中竖井下方至少聚集了10余具个体化石.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洞道发育形态特征及化石埋藏学特征,初步推测出这些大熊猫深入该支洞内经由竖井跌落并死亡的过程,表明喀斯特洞穴可以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及化石保存环境.选取一例化石表面沉积的碳酸钙样品进行了铀系法测年,表明该个体至少生活在5.1万年前;对另一例个体的牙齿化石进行AMS14C测年,发现其生活在距今2.5万年左右,推断该洞道中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晚更新世时期.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