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根总黄酮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管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R965%R285; 目的 研究野蔷薇根总黄酮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管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30 mg/kg)和野蔷薇根总黄酮低、高剂量组(4.15、8.3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胶原诱导+高脂饮食喂养建立RA模型.造模14 d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36 d.定期评估大鼠的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数;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药房 Vol. 35; no. 8; pp. 931 - 935
Main Authors 李开言, 张飞, 田萍, 杨丹, 张薇, 王晓丽, 屠万倩, 刘一菲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研究所,郑州 450004%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 450046 01.04.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965%R285; 目的 研究野蔷薇根总黄酮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管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30 mg/kg)和野蔷薇根总黄酮低、高剂量组(4.15、8.3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胶原诱导+高脂饮食喂养建立RA模型.造模14 d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36 d.定期评估大鼠的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数;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胸主动脉血管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ICAM-1、VCAM-1水平和胸主动脉血管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可见动脉粥样斑块(粥瘤)、胆固醇结晶、淋巴细胞浸润及少量未破裂的泡沫细胞聚集.与模型组比较,在第28天时,野蔷薇根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全身评分(低剂量组除外)、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第49天时,野蔷薇根总黄酮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和足爪肿胀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野蔷薇根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血管组织中其余定量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血管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野蔷薇根总黄酮可改善RA模型大鼠的血管损伤,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管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抑制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ISSN:1001-0408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