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抗震性能分析

TV623%TD74; 煤矿地下水库有效地解决了西部矿区矿井水保护与利用问题,地下水库安全稳定是其执行"导储用"核心技术的关键,而人工坝体是连接水库坝体的纽带.为此,针对煤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安全稳定问题,选取典型的平板型人工坝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柳塔2-2煤层煤矿地下水库基本情况,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地震(1~15 m/s2)作用下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稳定性特征.相似模拟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可以抵抗10烈度以上(12 m/s2)地震作用,在由小到大地震循环加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位移为0.19 mm;人工坝体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8; no. 3; pp. 1179 - 1191
Main Authors 池明波, 李鹏, 曹志国, 武洋, 张勇, 李海祥, 吴宝杨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北京 100011%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1 01.03.2023
国能神东煤炭技术研究院,陕西榆林 719000%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1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1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北京 1000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1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1.199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V623%TD74; 煤矿地下水库有效地解决了西部矿区矿井水保护与利用问题,地下水库安全稳定是其执行"导储用"核心技术的关键,而人工坝体是连接水库坝体的纽带.为此,针对煤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安全稳定问题,选取典型的平板型人工坝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柳塔2-2煤层煤矿地下水库基本情况,利用相似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地震(1~15 m/s2)作用下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稳定性特征.相似模拟结果表明:煤矿地下水库平板型人工坝体可以抵抗10烈度以上(12 m/s2)地震作用,在由小到大地震循环加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位移为0.19 mm;人工坝体产生应力集中的位置主要在坝体底部,应力变化规律为底部>腹部>顶部,同一地震波作用下坝体反面应力峰值约大于正面10%,整个震动过程中人工坝体未出现裂隙发育情况,说明人工坝体始终保持弹性工作状态;顶部压力逐渐增加和循环地震作用过程中,人工坝体内应力急剧增加,坝体水平方向位移与非加压阶段相当,未表现出明显增加现象,但煤柱坝体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裂隙,最终裂隙贯通造成煤柱坝体垮落破坏.基于力学模型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大柳塔2-2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煤柱+人工)在地震作用下未出现较大塑性变形,位移变化以垂直巷道方向最大,但变化范围均为毫米级,水库坝体在地震作用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由于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基础性质(强度、密度)不同,震动引起的加速度不同,造成人工坝体作用过程中加速度大于煤柱坝体(差值为1.14倍),导致坝体连接处剪切应力集中,是煤矿地下水库易发生破坏的关键位置.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