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叶越橘的酚类成分:二级质谱裂解行为和神经保护作用

R28;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酮类、2个木脂素类和3个其他酚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5、7和11~16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级质谱分析发现在负离子模式下糖苷类成分断裂糖苷键是其主要裂解途径,产生苷元部分或糖基部分的碎片,苷元部分或糖基碎片会继续丢失H2O、CO、CHO或CH2O等中性碎片,产生一系列子离子;黄酮或木脂素类成分丢失羟基、羟甲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产生中...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食品科学 Vol. 45; no. 23; pp. 140 - 149
Main Authors 周堂, 王吉, 乔温皓, 林芷淇, 朱红波, 常月, 胡炜彦, 张荣平, 陈兴龙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500 15.12.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40418-175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28; 以樟叶越橘嫩芽为研究对象,利用硅胶、小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RP-18等分离材料,结合制备型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分辨质谱和核磁等结构鉴定手段,从樟叶越橘的嫩芽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16个酚类化合物,包括7个熊果苷类、4个黄酮类、2个木脂素类和3个其他酚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5、7和11~16为首次从越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级质谱分析发现在负离子模式下糖苷类成分断裂糖苷键是其主要裂解途径,产生苷元部分或糖基部分的碎片,苷元部分或糖基碎片会继续丢失H2O、CO、CHO或CH2O等中性碎片,产生一系列子离子;黄酮或木脂素类成分丢失羟基、羟甲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产生中性碎片或加合离子碎片;逆狄尔斯-阿尔德裂解在黄酮母核的裂解过程中也较为常见.利用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评价了所有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4、6、10和16对H2O2损伤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化合物3(淫羊藿次苷F2)在5、10、20 μmol/L剂量条件下其神经保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提高,且存活率在3个剂量浓度条件下均超过80%,神经保护作用强于阳性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樟叶越橘含有丰富的酚类成分,这些成分表现出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拓展了樟叶越橘嫩芽作为绿色健康食品的保健功能.
ISSN:1002-6630
DOI:10.7506/spkx1002-6630-2024041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