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固、液、气"三废"地质封存研究现状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关系

X7; 我国是世界上受煤矿"三废"(固、液、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在"三废"利用处理上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但依然存在标准规范不完善、处理规模小和技术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我国煤矿大规模"三废"低成本地质封存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问题,在国外关于地质封存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地质封存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分析了"三废"地质封存研究进展和现状;梳理了国内外"三废"地质封存相关文献和专利发表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三废"地质封存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指出了我国&quo...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9; no. 6; pp. 2785 - 2798
Main Authors 赵康, 伍俊, 马超, 朱开成, 聂晶磊, 胡华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 100029%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中煤国地控股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01.06.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4.0195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7; 我国是世界上受煤矿"三废"(固、液、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在"三废"利用处理上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但依然存在标准规范不完善、处理规模小和技术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我国煤矿大规模"三废"低成本地质封存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问题,在国外关于地质封存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地质封存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分析了"三废"地质封存研究进展和现状;梳理了国内外"三废"地质封存相关文献和专利发表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三废"地质封存面临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指出了我国"三废"地质封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领域的标准规范不健全,尤其是废液深井灌注方面的标准广泛缺失.通过系统研究表明:国内研究机构对"三废"地质封存领域的研究日益重视,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占比较高;我国煤矿"三废"地质封存及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意识和体系正在形成,但针对大规模"三废"地质封存、煤矿开采全周期"三废"地质封存循环系统、CO2 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支撑不足,严重制约地质封存的理念、技术和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应用.我国应尽快加强煤矿"三废"地质封存技术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方面的科技研发,通过建立完善标准规范、加大技术研发和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推动我国煤矿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尽早实现.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2024.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