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S275;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产量、农业水土资源及农业产值等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恒等式模型,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究了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结果表明:①2009-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所跌落,2018年恢复增长状态,2009-2020年期间共增产119.31万t.②2009-20...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节水灌溉 no. 5; pp. 103 - 108
Main Authors 于广浒, 贺仓国, 管伟, 李丽, 徐彬冰, 佘冬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1000%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1100%江苏省射阳县临海农场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353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4929
DOI10.12396/jsgg.202302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275;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产量、农业水土资源及农业产值等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恒等式模型,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究了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结果表明:①2009-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所跌落,2018年恢复增长状态,2009-2020年期间共增产119.31万t.②2009-2020年间,影响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耗水量、粮食复种指数、农业水土资源和粮食单产水平.各因素年际变化表现为正负波动变化,且区域间各时间段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差异显著.③自2009年到2020年,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度由严重不协调状态(D∈(0.0,0.3])逐渐稳定在基本协调状态(D∈(0.5,0.8])和高级协调状态(D∈(0.8,1.0]).因此政府在粮食增产计划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农业产值和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性,以农业产值的正向效应促进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增长,以节水技术实施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良性调整,实现粮食产量、水土资源和农业产值的协调、可持续增长.
ISSN:1007-4929
DOI:10.12396/jsgg.202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