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灵活性基于时序的"十四五"储能需求分析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增加,系统净负荷波动增强,对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同时,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成本不断下降,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建立计及系统灵活性需求的储能优化规划模型,以更加科学的方法评估中国未来五年储能的发展需求.首先给出了计及电力系统灵活性基于时序曲线的运行模拟模型方法和储能需求分析流程,以系统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考虑了投资决策约束和运行约束,可统筹优化系统目标水平年的储能结构及容量.其次,基于以上模型方法,优化计算了2025年中国七大区域电网协议送电模式下的储能容量,并分析了配置储能的原因,开展了灵活调节模式下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电力 Vol. 54; no. 8; pp. 190 - 198
Main Authors 任大伟, 金晨, 肖晋宇, 侯金鸣, 杜尔顺, 周原冰
Format Magazine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北京 100031 01.08.2021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北京 10008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增加,系统净负荷波动增强,对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同时,储能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成本不断下降,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建立计及系统灵活性需求的储能优化规划模型,以更加科学的方法评估中国未来五年储能的发展需求.首先给出了计及电力系统灵活性基于时序曲线的运行模拟模型方法和储能需求分析流程,以系统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考虑了投资决策约束和运行约束,可统筹优化系统目标水平年的储能结构及容量.其次,基于以上模型方法,优化计算了2025年中国七大区域电网协议送电模式下的储能容量,并分析了配置储能的原因,开展了灵活调节模式下的储能容量对比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系统储能容量、新能源发电量、弃风和弃光率及综合用电成本等结论,为储能未来五年的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ISSN:1004-9649
DOI:10.11930/j.issn.1004-9649.20200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