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长江禁捕前后鄱阳湖都昌水域刀鲚群体动态变化研究
S931; 为了解长江禁捕对鄱阳湖都昌南部水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分别对该水域禁捕前(2014年)和禁捕后(2019年)刀鲚的洄游生态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刀鲚个体耳石自核心至边缘均依次具有锶钙比(Sr/Ca×1000)<3、3~7以及<3的生境履历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履历.禁捕后刀鲚数量(17尾)明显多于禁捕前(2尾),体长[(28.1±2.3)cm]也长于禁捕前[(21.3±4.7)cm],且长于禁捕前的已有报道.此外,刀鲚耳石边缘低值区呈现多样化特征[2014年(125.0±63.6)μm、80~170 μm,201...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20; no. 3; pp. 18 - 26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01.06.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30173 |
Cover
Summary: | S931; 为了解长江禁捕对鄱阳湖都昌南部水域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分别对该水域禁捕前(2014年)和禁捕后(2019年)刀鲚的洄游生态学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刀鲚个体耳石自核心至边缘均依次具有锶钙比(Sr/Ca×1000)<3、3~7以及<3的生境履历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履历.禁捕后刀鲚数量(17尾)明显多于禁捕前(2尾),体长[(28.1±2.3)cm]也长于禁捕前[(21.3±4.7)cm],且长于禁捕前的已有报道.此外,刀鲚耳石边缘低值区呈现多样化特征[2014年(125.0±63.6)μm、80~170 μm,2019年(173.5±73.6)μm、20~290 μm],表现出多个上溯群体在该水域混栖的现象.结合该水域多数个体性腺尚未成熟,且都昌南部水域(大矶山至和合乡水域)是刀鲚群体自江湖通道出入鄱阳湖中部和南部湖区及通湖河流(如饶河、信江等)的必经之路,得出都昌水域主要行使刀鲚洄游通道的生态功能,亟须加强保护.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3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