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和福建牡蛎个体生长模型的构建及比较
S917.4; 长牡蛎和福建牡蛎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为比较分析二者的动态生长情况,实验基于动态能量收支理论(DEB),以连续监测的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为强制因子,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调试和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模型参数,利用Python 2.7软件分别构建了桑沟湾长牡蛎、深沪湾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模型,并以两种牡蛎的实测生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所构建的DEB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牡蛎、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情况(壳高、软组织湿重等),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②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温度耐受上限(TH)、温度耐受下限(TL)、半饱和常数(FH)等参数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理化环...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产学报 Vol. 46; no. 6; pp. 1027 - 1035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202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1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0615 |
DOI | 10.11964/jfc.20201012456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S917.4; 长牡蛎和福建牡蛎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为比较分析二者的动态生长情况,实验基于动态能量收支理论(DEB),以连续监测的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为强制因子,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调试和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模型参数,利用Python 2.7软件分别构建了桑沟湾长牡蛎、深沪湾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模型,并以两种牡蛎的实测生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所构建的DEB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牡蛎、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情况(壳高、软组织湿重等),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②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温度耐受上限(TH)、温度耐受下限(TL)、半饱和常数(FH)等参数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理化环境、食物组成及牡蛎的选择性摄食有关;③在模拟周期内,受温度和食物的双重限制,长牡蛎冬季生长缓慢,而福建牡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期间主要受到食物的限制.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和牡蛎养殖容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
---|---|
ISSN: | 1000-0615 |
DOI: | 10.11964/jfc.20201012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