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工煤矿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
TD82; 煤炭开采改变了覆岩边界条件,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覆岩变形、运动、破断,造成覆岩损伤自下而上传导,引起含水层、地表附属物、矿区生态系统等损伤.现代开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同时,也对矿区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建/构筑设施造成较大损伤.为解决规模化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协调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以及长期实践基础上,根据"源头减损"理念和"采前源头损伤控制、采中优化减损、采后生态要素系统修复"的开采全过程减损思路,提出了以"基于开采工艺参数优化的源头减损、硬岩采前预裂-软岩注浆改性与采后导水裂隙封堵控水、采中覆岩承载...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煤炭学报 Vol. 49; no. 2; pp. 988 - 1002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11
01.02.2024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3-9993 |
DOI | 10.13225/j.cnki.jccs.2023.0078 |
Cover
Summary: | TD82; 煤炭开采改变了覆岩边界条件,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和覆岩变形、运动、破断,造成覆岩损伤自下而上传导,引起含水层、地表附属物、矿区生态系统等损伤.现代开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同时,也对矿区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和建/构筑设施造成较大损伤.为解决规模化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协调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以及长期实践基础上,根据"源头减损"理念和"采前源头损伤控制、采中优化减损、采后生态要素系统修复"的开采全过程减损思路,提出了以"基于开采工艺参数优化的源头减损、硬岩采前预裂-软岩注浆改性与采后导水裂隙封堵控水、采中覆岩承载结构稳定性维持减损"的采前、采中、采后 3类 4项技术为主导的开采全过程减损技术措施,创建了井工煤矿减损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明确了减损开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在开采损伤监测方面,由于监测技术时空差异大,难以实现地表变形与裂缝的同时空监测和地表生态环境多要素一体化同步监测,仍需针对性地提出煤矿井工开采损伤多源监测异步数据的同时空校正与处理方法.在损伤传导理论方面,基于覆岩损伤传导理论,从能量出发提出了采动损伤场模型,并结合岩层软硬组合、岩土层介质的差异,提出了涵盖"覆岩-含水层-地表-生态"多因素指标的煤炭井工开采覆岩损伤场量统一与跨界面传导理论.神东矿区上湾矿12401工作面采用采前开采参数优化,采中垮落带注浆等减损技术,地表最大沉降值相对减小25%,地表裂缝由台阶型裂缝调控为动态小裂缝;此外,神东矿区自 2010年实施减损开采技术以来,植被覆盖度由原来平均31%上升到74.1%. |
---|---|
ISSN: | 0253-9993 |
DOI: | 10.13225/j.cnki.jccs.2023.0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