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受干扰程度
Q958.8; 大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良好指示生物.湛江湾是粤西最大的港湾,为揭示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受干扰程度,为其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2020年8月(夏季)和2021年1月(冬季)实地调查了湛江湾5个不同人类活动胁迫下的断面(东海岛、东头山岛、鹿渚村、特呈岛和海湾大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与生物量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栖息密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曲线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8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45...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南方水产科学 Vol. 19; no. 2; pp. 12 - 20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湛江524025
01.04.2023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20199 |
Cover
Summary: | Q958.8; 大型底栖动物是潮间带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良好指示生物.湛江湾是粤西最大的港湾,为揭示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受干扰程度,为其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2020年8月(夏季)和2021年1月(冬季)实地调查了湛江湾5个不同人类活动胁迫下的断面(东海岛、东头山岛、鹿渚村、特呈岛和海湾大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与生物量空间分布以及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栖息密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ABC)曲线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程度.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98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45种),其次为节肢动物(26种)和环节动物(19种);2)5个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夏、冬季的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74和187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71.27和188.38 g·m-2,均表现为冬季大于夏季;软体动物疏纹满月蛤(Lucina scarlatoi)和节肢动物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为冬夏两季的共有优势种;3)Bray-Curtis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nMDS)结果表明,不同季节5个断面均可分为4个亚群,其中鹿渚村和海湾大桥为一个亚群,东头山岛和特呈岛为一个亚群,而东海岛夏、冬季各为一个亚群;4)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ABC曲线对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扰动分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分类学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头山岛断面和受旅游休闲影响较大的海湾大桥断面冬季受干扰程度相对严重,而ABC曲线则显示受贝类养殖影响的鹿渚村断面夏季受干扰程度较为严重.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湛江湾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
---|---|
ISSN: | 2095-0780 |
DOI: | 10.12131/20220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