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海洋环境因子对南海鸢乌贼的影响

S931; 为探究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变化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2019-2020年南海围网捕捞鸢乌贼的电子渔捞日志数据,首先分析了鸢乌贼资源的月间变动特征,之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海洋环境因子对其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围网月间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CPUE则为2020年大于2019年.南海鸢乌贼渔汛期为3-4月,高产区域集中在112°E-117°E、8°N-12°N,渔汛期CPUE呈现向东和向北偏移的趋势.海洋环境对鸢乌贼资源分布的综合影响系数为0.3...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方水产科学 Vol. 20; no. 2; pp. 11 - 18
Main Authors 廖祖军, 王学锋, 周艳波, 张磊, 吕少梁, 吴洽儿, 董建宇, 马胜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01.04.20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0%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 20130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7
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5-0780
DOI10.12131/2023012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931; 为探究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变化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2019-2020年南海围网捕捞鸢乌贼的电子渔捞日志数据,首先分析了鸢乌贼资源的月间变动特征,之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海洋环境因子对其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围网月间的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CPUE则为2020年大于2019年.南海鸢乌贼渔汛期为3-4月,高产区域集中在112°E-117°E、8°N-12°N,渔汛期CPUE呈现向东和向北偏移的趋势.海洋环境对鸢乌贼资源分布的综合影响系数为0.38,而海表盐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在海洋环境上的载荷量分别为0.87和0.82,两者是影响鸢乌贼资源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所用结构方程模型为量化海洋环境因子与鸢乌贼资源分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可为鸢乌贼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ISSN:2095-0780
DOI:10.12131/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