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某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迁移路径解析
X53%O657.63; 秦岭山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山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山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秦巴地区的区域生态系统.为掌握秦岭山区金属矿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生态风险以及迁移路径,本文以秦岭山区某金矿为研究对象,共采集 69件样品(其中土壤样品 50件、地表水样品19件),对Cd、Hg、As、Pb、Cr、Cu、Ni、Zn等 8种重金属含量与pH进行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方法测定元素含量,研究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对矿区重金属的迁移路径进行了解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岩矿测试 Vol. 42; no. 6; pp. 1189 - 1202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实验中心,陕西西安 710000
01.11.2023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西安 7100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4-5357 |
DOI | 10.15898/j.ykcs.202302170021 |
Cover
Summary: | X53%O657.63; 秦岭山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山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山生态环境损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秦巴地区的区域生态系统.为掌握秦岭山区金属矿山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生态风险以及迁移路径,本文以秦岭山区某金矿为研究对象,共采集 69件样品(其中土壤样品 50件、地表水样品19件),对Cd、Hg、As、Pb、Cr、Cu、Ni、Zn等 8种重金属含量与pH进行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方法测定元素含量,研究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对矿区重金属的迁移路径进行了解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As、Cd、Hg、Cu、Ni变异系数较大,人为影响因素显著,As与Cd的污染最为严重,每个区域的检出结果均超出背景值.②从空间含量分布来看,尾矿库受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其中As、Cd、Cr、Cu、Pb最高分别可超背景值 28.9、22.6、1.41、8.69、0.345倍,农用地与工业场地次之,这与单项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③通过污染路径解析可知,采矿工程是引起研究区周边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原因,其中尾矿库渗水、硐口涌水是尤为显著的地表水污染源,而被污染的地表水又是引起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
---|---|
ISSN: | 0254-5357 |
DOI: | 10.15898/j.ykcs.202302170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