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草原露天矿黏土对磷的养分动力学特性

S143.2;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地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修复成为必然.矿区草原表土缺乏,露天矿开采产生的生黏土资源化利用成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且在土壤中难移动,磷在不同黏土组成中的养分动力学特性对于合理利用黏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黏土、表土、沙土、黏土沙土1:1混合(NS1:1)、黏土沙土1:2混合(NS1:2)、黏土沙土1:3(NS1:3)混合等6种土壤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黏土中磷元素的最大吸附量(Γmax)、最大缓冲量(MBC)、磷零点吸附平衡液浓度(EPC0)、磷吸持指数(PSI...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4; no. 12; pp. 3807 - 3814
Main Authors 宋子恒, 毕银丽, 张健, 龚云丽, 张华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01.12.20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产业运营管理中心,北京,10001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SH19.091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43.2;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土地瘠薄、草场退化严重,生态修复成为必然.矿区草原表土缺乏,露天矿开采产生的生黏土资源化利用成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且在土壤中难移动,磷在不同黏土组成中的养分动力学特性对于合理利用黏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黏土、表土、沙土、黏土沙土1:1混合(NS1:1)、黏土沙土1:2混合(NS1:2)、黏土沙土1:3(NS1:3)混合等6种土壤基质对磷的吸附解吸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黏土中磷元素的最大吸附量(Γmax)、最大缓冲量(MBC)、磷零点吸附平衡液浓度(EPC0)、磷吸持指数(PSI)、磷元素饱和度(DPS)等,均表现出黏土和黏土:沙土1:1混合固定磷元素能力强于表土,其中黏土的Γmax是表土的2.61倍,黏土:沙土1:1是表土的2.21倍.在解吸的过程中,沙土的解吸率高达91%,而解吸量只有91.3 mg/kg;而黏土:沙土1:1混合的解吸率是40.4%,解吸量为395.92 mg/kg,是表土和黏土解吸的1.51倍和1.29倍.黏土和沙土1:1混合在吸附磷和解吸磷两方面都表现出了最优效果.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SH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