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微血管成像对肾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微血管成像(SMI)在肾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1例肾脏肿瘤患者(恶性肿瘤221例,良性肿瘤20例)的CEUS和SMI图像,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肾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在CEUS中,肾脏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快进(155例,70.1%)、快退(194例,87.8%)、高增强(181例,81.9%),肾脏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慢进(11例,55.0%)、慢退(9例,45.0%)、低增强(14例,70.0%),两组的灌...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肿瘤杂志 Vol. 44; no. 8; pp. 877 - 881
Main Authors 王丽, 魏雪晴, 魏玺, 张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超声诊疗科,天津 300060 23.08.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3766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01212-01068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微血管成像(SMI)在肾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1例肾脏肿瘤患者(恶性肿瘤221例,良性肿瘤20例)的CEUS和SMI图像,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肾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在CEUS中,肾脏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快进(155例,70.1%)、快退(194例,87.8%)、高增强(181例,81.9%),肾脏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慢进(11例,55.0%)、慢退(9例,45.0%)、低增强(14例,70.0%),两组的灌注模式、增强程度、消退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根据CEUS诊断标准,诊断为恶性肿瘤224例,良性肿瘤17例,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 Kappa=0.62, P=0.581)。在SMI中,肾脏恶性肿瘤的Adler分级主要为2~3级(196例,88.7%),肾脏良性肿瘤的Adler分级主要为0~1级(18例,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根据SMI诊断标准,诊断为恶性肿瘤215例,良性肿瘤26例,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 Kappa=0.57, P=0.238)。CEUS与SMI诊断肾脏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11)。 结论:CEUS和SMI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各有优势,SMI具有简便、无创、价格低廉的优点,可作为诊断肾脏肿瘤的有效方法。
ISSN:0253-3766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01212-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