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进展与工程科技

TD844; 介绍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历程,总结了煤炭地下气化的技术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工程科技问题及应用前景.结果 表明,在100多年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形成了3种类型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①长壁式气流法气化技术,进气点和出气点固定,分别位于气化通道的两端,一个井进气,另一个井出气,利用气流流动速度控制气化工作面的移动;②渗透式气化技术,利用煤层自然裂隙或人造裂隙作为气化通道;③控制后退注气点气化技术,在气化通道中设置注气管,利用注气管连续或间断后撤,实现注气点连续或间断后退移动.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础研究包括地质评价...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煤炭学报 Vol. 45; no. 1; pp. 393 - 402
Main Authors 梁杰, 王喆, 梁鲲, 李玉龙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02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YG19.155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844; 介绍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历程,总结了煤炭地下气化的技术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工程科技问题及应用前景.结果 表明,在100多年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形成了3种类型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①长壁式气流法气化技术,进气点和出气点固定,分别位于气化通道的两端,一个井进气,另一个井出气,利用气流流动速度控制气化工作面的移动;②渗透式气化技术,利用煤层自然裂隙或人造裂隙作为气化通道;③控制后退注气点气化技术,在气化通道中设置注气管,利用注气管连续或间断后撤,实现注气点连续或间断后退移动.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还没有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础研究包括地质评价,实体煤层燃烧、热解、气化、贯通特性及气化过程特征场的演化规律,煤层上覆岩在高温作用下的热物性变化及冒落规律,地下煤气化污染物在燃空区的富集、迁移规律;工程技术开发包括规模化生产地下气化炉结构及构建技术,地下气化连续稳定控制技术,注气点移动控制装备,煤炭地下气化安全技术,污染物监控及燃空区管理技术,低成本的火区探测及气化过程分析技术,煤炭地下气化多联产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以回收老矿井遗弃煤炭资源和开采深部煤炭资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ISSN:0253-9993
DOI:10.13225/j.cnki.jccs.YG19.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