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排石方的指纹图谱及功效关联物质的作用机制

O629.9;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了预测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UHPLC-MS/MS)对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10批益肾排石方样品,应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标记共有峰,进行共有峰归属,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基于指认出的成分,建立了"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GEO数据库获得了肾结石相关的差异基因.对方中功效关联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进行了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数据库匹配、元素组成和碎片结构分析,共从益肾排...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应用化学 Vol. 40; no. 11; pp. 1558 - 1571
Main Authors 刘忠义, 刘聪, 马永璠, 赵威, 刘艳华, 初洪波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01.11.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518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30165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O629.9;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关键成分、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了预测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UHPLC-MS/MS)对益肾排石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10批益肾排石方样品,应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标记共有峰,进行共有峰归属,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基于指认出的成分,建立了"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GEO数据库获得了肾结石相关的差异基因.对方中功效关联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进行了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数据库匹配、元素组成和碎片结构分析,共从益肾排石方中鉴定出32种成分;在对10批益肾排石方的指纹图谱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对照品指认确定了王不留行黄酮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虎杖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芦丁、木蝴蝶苷A、大黄酸、异橙黄酮、芦荟大黄素、白杨素、大黄酚、厚朴酚、大黄素甲醚、汉黄芩素和大黄素17个共有峰,10批益肾排石方相似度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且17个共有峰均能归属到虎杖、黄芩、牛膝、柴胡、金钱草、枳实、大黄、厚朴、杜仲和王不留行10味中药.结合生物信息学筛选了ESR1和PTGS1为关键基因,与17种药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预测大黄酸和王不留行黄酮苷为关键成分.
ISSN:1000-0518
DOI:10.19894/j.issn.1000-0518.23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