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药材的特征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及其与不同基原、混伪品的鉴别

R917;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钩藤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43批不同产地钩藤药材的特征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然后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 建立了钩藤药材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峰2为儿茶素、峰3为绿原酸、峰4为隐绿原酸、峰7为异绿原酸B、峰8为异去氢钩藤碱、峰9为异钩藤碱、峰10为去氢钩藤碱、峰11为异绿原酸C、峰12为钩藤碱和峰13为喜果苷.通过聚类分析可将43批钩藤药材按照产地分为5类.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江西、湖南...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药房 Vol. 35; no. 5; pp. 566 - 571
Main Authors 何雨晴, 陈盛君, 周海琴, 钱润, 顾超, 谢思梅, 文红梅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4%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 210023 01.03.2024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4
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江阴 214434
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4%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江苏 江阴 214434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 210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Cover

Loading…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917;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钩藤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同时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43批不同产地钩藤药材的特征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然后对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 建立了钩藤药材U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峰,并指认峰2为儿茶素、峰3为绿原酸、峰4为隐绿原酸、峰7为异绿原酸B、峰8为异去氢钩藤碱、峰9为异钩藤碱、峰10为去氢钩藤碱、峰11为异绿原酸C、峰12为钩藤碱和峰13为喜果苷.通过聚类分析可将43批钩藤药材按照产地分为5类.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江西、湖南产钩藤药材主成分综合得分较高,为0.264~2.904分.通过特征图谱可将钩藤不同基原样品及其混伪品进行有效区分.结论 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可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且本研究发现江西、湖南产钩藤药材质量较优.
ISSN:1001-0408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