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1 Ma以来帕里西维拉海盆黏土矿物输入变化及其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
对帕里西维拉海盆PV090102孔2.1 Ma以来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含量、特征参数和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黏土矿物以伊利石(48%)和蒙皂石(34%)为主,绿泥石(13%)和高岭石(6%)含量较低。伊利石结晶度平均为0.29°△2θ,表明其形成于气候寒冷且水解作用弱的陆地源区;伊利石化学指数平均为0.32,表明该孔伊利石为富Fe-Mg伊利石,且经历了较强的物理风化。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和形貌特征表明,蒙皂石主要来源于周围火山岛弧,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伊利石通量、绿泥石通量和高岭石通量均呈增加趋势,这与该孔总的风尘通量和风尘石英通量的变化趋势...
Saved in:
Published in | Hăiyang dĭzhĭ yu dĭsĭjĭ dĭzhĭ Vol. 42; no. 6; pp. 150 - 161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Beijing
Marine Ge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01.01.202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266237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2071701 |
Cover
Loading…
Summary: | 对帕里西维拉海盆PV090102孔2.1 Ma以来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含量、特征参数和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黏土矿物以伊利石(48%)和蒙皂石(34%)为主,绿泥石(13%)和高岭石(6%)含量较低。伊利石结晶度平均为0.29°△2θ,表明其形成于气候寒冷且水解作用弱的陆地源区;伊利石化学指数平均为0.32,表明该孔伊利石为富Fe-Mg伊利石,且经历了较强的物理风化。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和形貌特征表明,蒙皂石主要来源于周围火山岛弧,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风尘。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伊利石通量、绿泥石通量和高岭石通量均呈增加趋势,这与该孔总的风尘通量和风尘石英通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与亚洲大陆干旱化一致,表明其响应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亚洲内陆的干旱变化,因而可以作为亚洲内陆干湿变化的示踪指标。此外,第四纪以来PV090102孔蒙皂石通量的变化与该孔火山物质通量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而可以作为火山物质输入西菲律宾海的替代指标。 |
---|---|
Bibliography: | ObjectType-Article-1 SourceType-Scholarly Journals-1 ObjectType-Feature-2 content type line 14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207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