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效应评估及政策创新

陕西移民搬迁肇始于2011年,兼顾生计、扶贫和生态等多维目标,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策源地”。其后10年间,通过“十二五”时期的避灾搬迁、生态搬迁和“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陕西共316.09万贫困人口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困境。面向乡村振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深入探讨陕西易地搬迁地区生态与搬迁农户的福祉问题,于2011、2015、2019、2021年在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互交织的陕西地区开展搬迁专项调查与政策评估,探索建立了评估搬迁政策的概念框架、创新路径和科学方法,探究解决家庭人口动态性与西部贫困山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困境、生计与生态系统...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43; no. 6; pp. 95 - 105
Main Authors 李聪, 刘杰, 黎洁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安交通大学 25.11.2023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30600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陕西移民搬迁肇始于2011年,兼顾生计、扶贫和生态等多维目标,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策源地”。其后10年间,通过“十二五”时期的避灾搬迁、生态搬迁和“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陕西共316.09万贫困人口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困境。面向乡村振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深入探讨陕西易地搬迁地区生态与搬迁农户的福祉问题,于2011、2015、2019、2021年在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互交织的陕西地区开展搬迁专项调查与政策评估,探索建立了评估搬迁政策的概念框架、创新路径和科学方法,探究解决家庭人口动态性与西部贫困山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困境、生计与生态系统耦合等复杂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了中国情景下的解决方案和推广案例,在科学创新研究、政策实践推动、国际交流发声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第一,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效应评估。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相关理论及应用,围绕生计资本、生计策略、贫困脆弱性等对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生计模式展开全面探讨。研究发现:农户搬迁后生计策略的变化基本上契合政府所倡导的农户生计方式向非农转型的发展方向,但这一变化更多地体现在已经参与非农活动的家庭,该类农户通过重新配置家庭内部劳动力而强化了其非农生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生计结构的优化。第二,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的减贫效应评估。首先,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其次,基于多维贫困视角探究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及致贫因素;最后,测度和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福利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相较于非搬迁情境,搬迁情境下农户收入明显较高,且贫困发生率较低,贫困深度和强度亦有所降低。易地扶贫搬迁会对农户收入差距产生较大影响,相较于非搬迁情境,易地扶贫搬迁情境下农户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第三,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效应评估。构建了生态效应评估框架,基于宏、中、微三个空间尺度以及长、短两个时间维度系统测度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效益,对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效应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给陕西生态脆弱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易地扶贫搬迁提高了陕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带来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山区坡度较大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减轻了水土流失和汉江流域氮磷等化学沉积,节约了南水北调中线下游用水区域净水成本,为全球带来了显著的固碳收益。第四,陕西易地扶贫搬迁农
ISSN:1008-245X
DOI:10.15896/j.xjtuskxb.202306008